把農具變成裝飾品
在破舊的瓦缸里種下蓮花
在門前屋后種上樹
這里的農民親手設計自己的村子
......
3月16日,記者走進宜都市高壩洲鎮陳家崗村,看到“人和嶺”灣組庭院凈美、道路通暢,一步一景,吸引了不少游客打卡。
曾經的陳家崗村環境臟、亂、差,是鎮上的“沫沫村”(即末位村),“人和嶺”灣組周邊共居住著13個農戶,全都從事柑橘生產。
2022年3月,村民袁宏志走在雜草叢生的村里,萌發出聯合大家把村子變漂亮的想法,“環境整治好了,能吸引更多的客商來,種的橘子也可以賣個好價錢。”
由于長期養成的生活習慣,加上要占用部分田地改造,初期也有村民不理解,不支持。
為了爭取大伙同意,袁宏志將“打造高品質的生態橘鄉”這一想法向村里反映。
“我們一聽,覺得非常好,積極支持他的建議。”村黨總支書記杜泉峰表示。
隨即,村干部帶著十幾戶村民前往鄰近的宋山沖村、遠安縣的鹿苑村參觀學習,村民們直觀地看到了差距,內心受到觸動。
說干就干,村里出資購買建筑材料,所有的村民都出工出力,自己動手,參與到改造中來。
“我讓出一半的果樹,可以把路修寬一點。”
“我把兩間房都推倒了,建停車場。”
“我免費提供水、電。”
村民自己動手參與村貌改造。通訊員 李文俊
據村黨總支書記杜泉峰介紹,自去年10月開工以來,通過“共同締造”建設,“人和嶺”完成了修坎整形,房前屋后景墻建設,小景觀打造以及塘堰整治等項目。
村容村貌煥然一新,基礎設施、環境衛生,村集體經濟大變樣,實現“民富村強、生態橘鄉”的目標。
“原先這條路邊上到處都是土堆、草堆、糞堆,現如今,環境整治好了,大家不再隨地倒垃圾,把自己的房前屋后弄得漂漂亮亮的。”村民袁宏志告訴記者,客商來了,親自下田去采摘,柑橘的效益比之前還要高。
“能夠見證祖祖輩輩居住的地方變得越來越好,我特別有成就感,因為我也出了一份力。”村民袁洪新笑著說。
小細節,大變化
村里的事情,村民說了算
大家一起謀,一起干
發揮黨建引領作用
激發村民的內生動力
共同締造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