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媒記者 袁超一 通訊員 陳順和 牛璟琿 實習生 李佳靜
近日從在鄂央企中國化學所屬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獲悉,作為湖北最具代表性的高新技術企業之一,該公司獲評“武漢市科技領軍企業”。
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,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,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、低碳化,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,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、科技實力、綜合國力。
“雙碳”時代,作為化學工程領域知名企業的中國五環,正加快打造“工業工程領域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、高端化學品和先進材料供應商”,圍繞新材料、新能源、高端化學品、綠色環保等領域,布局新一輪科技創新,推動經濟綠色低碳發展。
破解“卡脖子”難題底氣足
生于湖北、長于湖北的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,自誕生起,就與“科技自立自強”密不可分。
1958年,為響應國家號召,解決6億多人的吃飯問題,198位專家從北京來到武漢,組建化學工業設計院華中設計分院,主抓氮肥項目設計。這便是中國五環的前身。
從技術引進、消化吸收到自主創新,引領我國尿素行業發展;從落實“溫飽工程”到保障能源安全,再到大力研發環保能源、高端化學品、先進材料等技術,一次次“首創突破”,讓中國五環有底氣破解“卡脖子”難題,在促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上發揮“國家隊”作用。
公司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、“國家能源低階煤綜合利用研發中心”“氮肥行業廢氣資源化回收利用環保工程技術中心”,設立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行業領先的研發實驗室。
電子級磷酸、電子級氫氟酸、電子級硫酸、電子級雙氧水,都是芯片制造不可或缺的原料。高端化學材料一天不解決,芯片制造就難以取得真正的技術突破。
“我們即將成為國內最大的擁有多種電子化學品工藝技術的公司。中國五環在這些領域的突破,將對國內企業擺脫芯片領域的國外限制起到非常大的作用?!敝袊瀛h工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俞新語帶自豪。
攻克技術難題推進長江大保護
湖北是長江流經里程最長的省份,也是全國第一磷化工大省。牢記“國之大者”,深入推進長江大保護、建設“美麗湖北”,中國五環不遺余力。
在半水-二水磷酸領域的技術突破,堪稱中國五環技術創新史上的里程碑。2020年9月2日,由中國五環總承包建設的全球規模最大的半水-二水濕法磷酸項目——興發38萬噸/年磷酸裝置一次投料成功,產出合格產品。
“該技術每年可為宜昌興發年產38萬噸磷酸項目減排二氧化碳12.5萬噸,節省350萬元?!庇嵝陆榻B,如今,該技術連續多年位列石化綠色工藝目錄第一名,廣泛應用于鋰電池及高端芯片等領域。
在中國五環的組織架構圖上,專為“長江大保護”國家戰略而設的“長江大保護事業部”格外引人注目。
該公司為我省實施長江大保護和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“智囊團”定“標準”,破解“化工圍江”難題。先后編制《湖北省磷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》《湖北省磷石膏污染防治條例》等,涉及我省石化、新材料等“十四五”發展規劃及磷化工產業發展、磷石膏無害化處理、沿江化工轉型等。
磷石膏因綜合利用率偏低,內含的可溶性雜質污染土壤、水系等,是長江生態環保治理的“老大難”。中國五環攻克磷石膏無害化治理技術,處理后的磷石膏,既可以生產建材、公路路基材料等產品,實現固廢資源化利用,也可以達到安全堆存環保標準,該技術已在全省推廣。
內外兼修,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
3月14日召開的省政府常務會議指出,化工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性產業,要支持龍頭企業轉型升級、進一步做大做強,加快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。
“雙碳”目標正式提出后,如何在保持“低碳”的同時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化工行業新的挑戰。
“環保是我們的五大業務板塊之一,也是重點發展的方向?!庇嵝抡f,中國五環將繼續發揮技術創新優勢,服務全省化工園區提質升級,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。
持有授權專利323項、專有技術21項,一大批小試、中試產品形成梯隊接力……中國五環已成為一家集技術研發、工程科技、工程服務和實業運營為一體的國際工程公司,保持著氨及氨加工、磷化工、煤化工、石油化工、工業環保等行業的領先地位,累計完成3000多項大中型設計項目和300多項EPC項目,榮獲“202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”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獎項320余項。
以“全球化工程公司”為愿景,中國五環一方面勤修內功,以創新為發展賦能,深耕國內;另一方面揚帆出海,響應“一帶一路”倡議,通達全球,已成功建設一批與國際知名工程公司同臺競技并贏得的項目,國際業務比重多年超過50%。
目前,中國五環已進入東南亞、中東、美國、墨西哥等21個國家和地區,設計和總承包了36個國外大型磷肥、氮肥項目。磷肥和氮肥海外業績,占中國公司同類型項目海外業績的90%以上。
中國五環的先進低碳技術也隨著工程業務一起揚帆出海,為“共建清潔美麗世界”、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積極行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