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春三月,荊楚大地春意盎然,不僅有踏青尋花笑春風的浪漫,更有輕摘嫩芽采茶忙的景象。湖北宜都潘家灣土家族鄉現有茶葉種植面積3.2萬畝,春茶產量可達1000余噸,年綜合產值可達5000萬元。茶葉變“金葉”,茶“葉”成茶“業”,生動詮釋了茶旅融合致富一方鄉親。
茶產業作為中國傳承數千年的傳統產業,隨著時代發展不斷與時俱進,融合了更多的現代元素,發展新品種、新技術、新業態。當前茶鄉旅游進入快速發展期和機遇期,各地要主動融入,因地制宜,走出各自具有特色的茶旅融合振興路徑。湖北宜都潘家灣土家族鄉通過“公司+合作社+農戶+基地”的產業鏈建設,將久負盛名的潘家灣天然富鋅茶變成了土家族山鄉的致富“金葉”;同時依托得天獨厚的茶資源,將茶產品和茶文化做成旅游產品,已連續舉辦七屆的“茶香女兒會”以茶為媒、以茶待客,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走進山鄉,參觀茶園、游覽古跡、體驗摘茶、觀賞茶藝、品味民俗等,帶動土家族山鄉發展生態鄉村旅游經濟,讓當地農民捧起了生態碗,吃上了茶旅飯。
茶旅融合的快速發展,推動鄉村旅游持續“升溫”,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。茶旅融合涵蓋了觀光、體驗、購物等多種旅游功能,集合了鄉村游、生態游和文化游多種旅游形態。近日,襄陽舉辦高香茶開園節、十堰啟動第七屆鄉村文化旅游節暨首屆茶旅文化節、首屆“三茶”統籌神農架茶旅融合發展大會召開......湖北各地爭相以旅興茶,以茶促旅,吸引大量游客來到鄉村采茶、旅游,豐富了鄉村旅游文化內涵,釋放鄉村旅游強大動能。一時間,到鄉村踏青、賞花、采茶、品美食、拍寫真、購特產的游人如織,引燃了鄉村旅游經濟熱,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。
茶旅融合延伸茶產業鏈條,譜寫茶產業振興新篇章。茶旅融合既能融合茶園觀光、自助采摘與山野健身、登高望遠的戶外活動,還可融合茶葉現代加工技術與傳統工藝傳承,亦可融合品茶會友與民俗民宿的休閑旅游等需求,大大地提高了茶的附加值,助力茶產業振興。近年來,神農架不斷探索茶旅融合發展之路,建立起集茶葉種植、加工、銷售、文旅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。神農架神農奇峰公司投資1.2億元,建立了神農奇峰茶旅產業園,設置了現代化茶葉加工廠、神農架茶祖博物館、茶祖文化廣場、茶葉制作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以及“茶葉供銷社”主題購物中心等,還舉辦品茶大會、茶祖祭祀和文化演出,提供茶研學、茶康養和茶葉加工體驗等服務。通過這些茶旅融合新業態,延伸了茶產業鏈條,促進了茶產品銷售,提高了旅游收入,傳承了茶文化,探索出“新茶經”,講述了茶產業振興新故事。
紅泥圍爐、煮雪烹茶,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了解并喜愛中國茶文化。儀式感和氛圍感背后,是人們對傳統飲茶文化和慢生活方式的一種認同和追求,茶文化和潮文化碰撞出了火花。乘著茶旅融合發展“東風”,發揮自身優勢,做大做強茶產業,讓更多的荒山變茶山,茶山變金山,定能奏響茶旅富民“協奏曲”。(作者:馬彥金)